- 水体污染的常见分析指标及主要措施科普
- 日期:2023/5/22 浏览:1418
-
水体污染的常见分析指标及主要措施科普
要了解常见污水的处理,就必须得知道水污染常规分析指标:
1.臭味,是判断水质优劣的感官指标之一,清洁水是无臭的,受到污染后才产生臭味。
2.水温,是水体一项物理指标。水体水温升高.表明受到新污染源的污染。
3.浑浊度.地面水浑浊主要是泥土、有机物、微生物等物质造成的。浑浊度升高表明水体受到胶体物质污染。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浑浊度不得超过5度。
4.pH值,是水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pH值为7表示水为中性,大于7的水呈碱性,小于7的水呈酸性。清洁天然水的pH值为6.5-8.5,PH值异常,表示水体受到酸碱性的污染。
5.电导率,是测定水中盐类含量的一个相对指标。溶解在水中的各种盐类都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因此具有导电性,所以导电率的大小反映出水中可溶性盐类含量的多少。
6.溶解性固体,主要是溶于水中的盐类,也包括溶于水中的有机物、能穿透过滤器的胶体和微生物,因此溶解性固体的大小反映上述物质溶于水中的多少。
7.悬浮性固体,包括不溶于水的淤泥、粘土、有机物、微生物等细微物质。悬浮物的直径一般在2mm以下。它是造成水质浑浊的主要来源,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8.总氮,是水中台有机氯、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氯的总量,简称总氮,主要反映水体受污染的程度。
9.总有机碳(TC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总量,折合成碳计算。总有机碳含量是反映废水中有机物总量,是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10.溶解氧(DO),是评价水体自净能力的指标。溶解氧含量较高,表示水体自净能力强;反之表示水体中污染物不易被氧化分解,此时厌氧性菌类就会大量繁殖,使水质变臭。
11.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水中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氧化,从而消耗了水中的氧。因此生化需氧量的大小能反映水体中有机物质含量的多少、说明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12.化学需氧量(COD),是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需氧污染物质时所消耗的氧量,主要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COD数值越大,说明水体受污染越严重。
13.细菌总数,反映水体受到生物性污染的程度。细菌总数增多表示水体的污染状况恶化。
14.大肠菌群,是表示水体受人畜粪便污染的程度。大肠菌群越高,水体污染越重。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规定大肠菌指数每升水不得大于3个。
对防治水体污染的主要措施有:
1.减少和消除污染源排放的废水量。首先可采用改革工艺,减少甚至不排废水,或者降低有毒废水的毒性。其次重复利用废水.尽量采用重复用水及循环用水系统,使废水排放减至少或将生产废水经适当处理后循环利用。如电镀废水闭路循环,高炉煤气洗涤废水经沉淀、冷却后可再用于洗涤。第三控制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回收有用产品。尽量使流失在废水中的原料和产品与水分离,就地回收,这样既可减少生产成本,又可降低废水浓度。第四处理好城市垃圾与工业废渣,避免因降水或径流的冲刷、溶解而污染水体。
2.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首先在制定区域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工业区规划时都要考虑水体污染问题,对可能出现的水体污染,要采取预防措施。其次对水体污染源进行全面规划和综合治理。并且杜绝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规定排放标准。后同行业废水应集中处理,以减少污染源的数目,便于管理。更有计划的治理已被污染的水体。
3.加强监测管理,制定法律和控制标准。设立级、地方级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执行有关环保法律和控制标准,协调和监督各部门和工厂保护环境.保护水源。颁布有关法规.制定保护水体,控制和管理水体污染源的具体条例。
- 上一篇: 研究手术室污水处理设备的氧化反应过程
- 下一篇: 对食品检测实验室污水的SBR污水处理工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