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酸碱中和设备有关酸碱废水的回用分析
- 日期:2023/5/24 浏览:1552
-
酸碱中和设备有关酸碱废水的回用分析
当有条件时,利用酸、碱废水相互中和,或利用碱性废渣中和含酸废水,或利用废酸、烟道气等中和含碱废水。这种方法节省中和药剂,设备简单,处理费用低;但酸碱废水流量及浓度时有变化,处理效果往往不稳定。如无碱性废水或碱性废渣可利用,一般向含酸废水投加中和药剂或采用过滤中和法。投药中和法是将碱性药剂,例如石灰(CaO)、石灰石(CaCO)、电石渣[含Ca(OH)]苛性钠(NaOH)、碳酸钠(NaCO)等,以溶液、乳浊液或粉末状态均匀投入酸性废水,经过充分反应,使废水得到中和。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含酸废水,适应性强,处理效果比较稳定,可以达到排放要求,设备也较简单;但沉渣量大,不易处理。
在无含酸废水或烟道气可供利用时,含碱废水须采用加酸处理,主要是投加工业硫酸、盐酸或硝酸。这样虽可达到中和目的,但增加了废水处理费用。
酸碱中和设备厂家提倡的过滤中和法是使含酸废水通过具有中和能力的滤料层(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等)发生中和反应,消除酸性物质。适用于处理较洁净的含有盐酸、硝酸和低浓度的硫酸废水。硫酸浓度一般应不超过2克/升,以避免硫酸钙的生成量超过其饱和溶解度,发生沉淀覆盖在滤料的表面,阻碍中和反应的进行。此法运行管理简单,处理费用低,出水pH值稳定,产生的沉渣较少。
当下中和滤池目前有普通中和滤池和升流膨胀式中和滤池。普通中和滤池一般为重力式,由于滤速低(一般为每小时1-1.5米,大不超过5米)、滤料粒度大(一般为5-8厘米),如进水硫酸浓度较高,滤料表面就会结垢,处理效果不理想。升流膨胀式中和滤池由于采用小颗粒滤料(粒度一般为0.5-3毫米)和高滤速(一般为50-70米/时),处理效率比普通中和滤池高得多,并可处理硫酸浓度较高的废水。为了防止小颗粒滤料在升流膨胀式中和滤池中溢出池外,并提高大颗粒滤料的利用率,又出现了变滤速的升流膨胀式中和滤池。其滤速在池下部不宜小于60米/时,在池上部宜采用15-20米/时。用中和法处理含酸废水,如用含碳酸钙成分的物质进行中和,往往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出水的pH值约在5.5-6.0之间,不能达到排放标准。对此,可采用吹脱法去除二氧化碳,提高pH值。
- 上一篇: 科研院所实验室污水的处理与收集技术
- 下一篇: 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厂家解析制药工业污水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