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工艺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 日期:2021/1/8 浏览:4650
-
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工艺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当今各大城市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所进行的科研实验越来越深入、广泛,实验室所排放的污水相对较多,污水水质也比较复杂。这类废水排放周期不固定,排放水量也无规律,所含污染物成分比较复杂,除含有洗涤剂、常用溶剂等有机物质外,还含有大量的酸碱、有毒有害有机物质(三致物、酚类和环境激素类等)以及重金属等,并且含有大量的新生物质,性质难以确定。
实验污水的水量相对较少,但若不进行处理而直接外排,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实验污水具有量小,不连续,危害大,成分复杂多变等特点。它的成分主要是各种废弃酸碱和有毒有机物,重金属,氰化物,病原微生物等。治理实验室污水不能等同于其它废水处理,而应采用多单元处理流程系统或有针对性地分类处理,尽量减少处理难度,降低处理成本。
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在进行污水处理时,会面临不同性质的废水,废水的性质不同,所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也不同。那么在进行污水处理之前,大概怎样选择污水处理工艺呢?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时应考虑哪些基本因素?
1、废水水质
生活污水水质通常比较稳定,一般的处理方法包括酸化、好氧生物处理、消毒等,而工业废水应根据具体的水质情况进行工艺流程的合理选择。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废水来说,要注意废水的可生化性,通常要求COD/BOD5<0.3,如不能满足要求,可考虑进行厌氧生物水解酸化,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或是考虑采用非生物处理的物理或化学方法等。
2、污水处理程度
这是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择的主要依据。污水处理程度原则上取决于污水的水质特征、处理后水的去向和污水所流入水体的自净能力。但是目前处理系统的出水能够达标为依据和前提。
根据实验室废水的水质特点,在其处理过程中需要采用物化处理作为生化处理的预处理或后处理工序,目前应用的物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混凝、气浮、吸附、吹脱、电解、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法等。
- 上一篇: 如何预防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的故障
- 下一篇: 如何提升学校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