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害化”污水处理的重点介绍
- 日期:2018/12/21 浏览:5902
“无害化”污水处理的重点介绍
医院等医疗机构担负着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的重任,这些单位排出的污水来源及成分十分复杂,污水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传染性病菌、病毒和化学药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传染性。如果医疗污水不经过严格的无害化处理而进入城市下水管道或环境水体,极有可能引起水源污染和传染病暴发流行,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只有当医院下游建有运行良好的城市污水厂,而且污水厂的二级生物处理系统可有效去除95%以上的致病微生物;污水厂的污泥经过有效的厌氧生物处理后,污泥中的寄生虫卵少于1个/升时,医院污水可以只经消毒后排入市政下水管道。如果无法满足以上条件,医院需要建立单独的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医院污水处理的流程包括:一级处理、二级生物处理和消毒。医院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含有大量致病菌和寄生虫卵,需要进行厌氧消化,也可以干燥后与医院的固体废物一起焚烧。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
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虽然严格,但还达不到发达的水平。发达对医疗污水的管理十分严格,不仅建立了医院内的卫生安全管理体系,而且对不同条件下医院污水的处理方法也有明确规定。相比之下,我国的医疗污水处理显然还处于较低水平。现有医院大部分虽然都有污水处理装置,但处理工艺基本都是简单的氯化消毒,只有极少数医院有二级生化处理设施,而且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良莠不齐,这对控制病原菌随污水扩散、防止传染病蔓延,都是极为不利的。
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医院特别是传染病医院产生的医院临床废物和含有病原体的医疗废水,必须经过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禁止未经处理的医疗垃圾和废水排放,传染病医院应该形成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
针对医疗污水的特点,采用高效细菌灭活技术和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相结合,可有效解决污水中有机物、氨氮的降解和病原微生物的灭活问题。其主要原理是应用先进的固定化技术,将变异菌和酶制剂固定在大孔网状载体上,使其生物负载量为传统生物处理工艺的数十倍,能高效降解目前传统生物法认为不可降解的污染物。该工艺具有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等优点。采用一体化全封闭结构,消除了气溶胶大分子携带病原微生物对空气的污染,而且该工艺基本无剩余污泥产生,大大降低了系统外排病原体的数量,避免了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泥的二次污染问题。
- 上一篇: 要想高效解决化工废水首先要了解其特点与性质
- 下一篇: 喷漆常温废气及烘干废气的处理方法总结